近日,香港疫情形勢嚴峻
新增確診病例仍在高位運行
2 月 19 日,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數據統計,截至目前,香港19 日新增約 7000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初步陽性約 7000 例。
數據顯示,2 月 18 日,又有 10 名確診病人離世。香港醫管局表示,已有 150 名醫護人員初步確診。
香港特首選舉延后
港版方艙醫院今天開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2 月 18 日表示,由于香港疫情嚴峻,行政會議通過引用緊急法,將原定于 3 月 27 日舉行的新一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換屆選舉延后至 5 月 8 日。
18 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將采取更加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將進行數次全民檢測,將建臨時隔離設施。
林鄭月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19 日)起,香港將在內地團隊的協助下開始建設一個臨時隔離設施 " 方艙醫院 "。在發布會上,林鄭月娥也明確表示,香港現階段不會 " 封城 "。
18 日上午,4 名內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學專家與香港特區政府相關官員舉行首次會議。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等介紹了當前香港新冠疫情概況和抗疫措施等情況。香港醫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則介紹了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情況。隨后,內地專家分享了內地疫情防控的經驗。
首批供港水運
應急保障通道物資抵達香港
2 月 19 日凌晨,首批 3 噸菜心通過廣州番禺蓮花山港至香港的水上生鮮應急保障通道運抵香港油麻地珠江一號碼頭。近期多個供港物資新通道開辟,香港居民 " 菜籃子 " 的穩定供應得到進一步保障。
這是往返粵港兩地的第一艘物資運輸船,原則上一艘船的運力可以滿足香港市民一天的蔬菜需求量。
二月以來香港本土確診突破 2 萬
自今年 2 月以來,香港累計本土確診病例已經突破 2 萬人。
2 月 16 日 0~24 時,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香港單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達到 6116 例;另有約 6300 例初步陽性病例,合計突破 1.2 萬例,是疫情爆發兩年來的新高。
在此前香港的四輪疫情中,單日新增病例數最高值(7 天平均值)僅為 132 例(2020 年 7 月 28 日);而本次第五輪疫情以來,目前 7 天平均值已接近 600 例,約為前四輪疫情最高值的 6 倍。
會如此嚴重?
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表示:
一部分原因:因為奧密克戎極強的傳染力;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春節期間的聚集性活動,導致病毒在社區間進一步擴散。
香港的疫苗接種率較低,只有 74%;而接種兩劑疫苗的占比更低,僅為 66%。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數據,較低的疫苗接種率將導致死亡人數上升。
數據顯示,2022 年 1 月 17 日 ~2 月 13 日,無接種疫苗記錄的死亡人數(每 1 萬人口比率)約為 19 人,是有疫苗接種記錄的 19 倍之多。
而在此輪疫情中,大部分病逝的患者皆為 70 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在 16 日公布的十位病逝名單中,有 8 位患者年齡在 70 歲以上,占比達到 80%。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公布的數據,從 1 月 24 日起,住院人數不斷攀升,1 月 22 日,住院人數為 330 人,而到了 2 月 9 日,住院人數已達到 1990 人,是 1 月 22 日住院人數的 6 倍之多。
醫療體系不堪重負
病床使用量接近飽和
負壓隔離病房與病床的使用量接近飽和。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目前香港公立醫院隔離病床的使用率已超過九成,已達到可接受病人的上限。
由于急診室已滿,多家醫院都在空地上搭建帳篷。院方向患者提供毛毯、或加裹錫紙御寒。
首個新增用作隔離設施的酒店正式投入運作,昨天(18 日)下午開始接收第一批輕微癥狀或無癥狀感染者,在酒店內隔離治療。
醫療資源的緊缺也將影響非新冠患者的治療。據報道,目前香港公立醫院已削減四、五成例如康復、陪產等非緊急服務。
而根據此前香港大學醫學院的預測,第五輪疫情將在三月中旬達到峰值,單日新增 2.8 萬例,預計 6 月底會有約 1000 例死亡個案。
同時香港大學醫學院也表示,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死亡個案將飆升至 3000 至 5000 例;并且若醫療系統超出負荷,死亡個案將增至 7000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