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 3 秒吧,猜猜這是啥故事:
觀眾根本認不出這是《倚天屠龍記》,倒是看出點……奇異博士的影子。
能吐槽的都被 360 度無死角吐槽過了,肉叔也不愿再罵。
老實說。
對于像我這樣真正喜歡武俠的人來說,這個豆瓣 3.5 意味著什么?
心疼。
當然不是心疼爛片,而是心疼我們曾經輝煌的武俠題材。
看著我崇拜的俠士們被全民嘲笑,甚至諷刺不如好萊塢的各種 " 俠 " 時,我感覺到當下有一件比罵更重要的事——
喚醒。
真正讓我唏噓的不是一部王晶《倚天屠龍記》,而是觀眾共同記憶中的 " 俠 ",早已新人換舊人,翻天覆地了。
現在提起 " 俠 " 字,年輕人想起的不會是喬峰、郭靖、李尋歡,而是鋼鐵俠、美國隊長、蝙蝠俠。
而近年的武俠影視動輒兩三分不及格,看眾僅寥寥數千至數萬;
兩者同是上世紀的產物,有著一樣的精神內核,高度相似的類型角色。
擁有本土文化優勢的 " 武俠 ",怎么就在大銀幕比拼這場華山論劍中,輸在 " 超英 " 手下呢?
# 超英,憑什么打敗武俠?#
不是我瞎掰。
超英跟武俠,可謂 " 世另我 " 一般的存在。
別忘了,鋼鐵俠也好,蜘蛛俠也罷,人家原名都是叫 "xx man" 的。
來到中國一翻譯——
欸,他們本質上不都是行俠仗義的英雄人物么?
好勒,那就通通翻譯成 "XX 俠 " 吧。
從一開始,超英的譯名本身就寓意了這個超英群體,跟我們武俠群英的高度相似。甚至,每個角色幾乎都能找出一個 " 跨時空的親兄弟 "。
就說漫威 C 位鋼鐵俠吧。
你說,他集帥氣、多金、天才、英雄四大標簽于一身,old sexy 和 new sexy 通通包攬,堪稱霸總界的天花板。
那不就是 " 小李飛刀 " 李尋歡本歡嗎?
而李尋歡則生于世家,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之中,輕易就考取了探花,可謂驚才絕艷。
談相貌,鋼鐵俠有浪子魅力,一雙電眼奪魂無數,萬花叢中過,又只取一瓢飲,只愛小辣椒。
咱歡哥也有。
坊間盛傳 " 小李 " 無限風流,手中若無飛刀和酒,那一定是握著一雙無骨柔荑,但心中只偏愛表妹林詩音一個。
李尋歡同樣能將萬貫家財,悉數送給出嫁的愛人,就此凈身歸隱。
本領和癡心,李尋歡都不輸鋼鐵俠半點。
你說這種角色不算罕見?
那咱再找另一位 " 非典型 " 的俠士:
父母身亡,自此將仇恨當作人生的最大養分。雖然一路被欺凌鄙視,又沒有從天而降的加持,但還是靠集眾家之長,成為令反派膽寒的 " 大俠 "。
當他的標志在天空出現的時候,沒有人會叫不出他的名諱。
你以為我在說蝙蝠俠?
對,但不全對。我還在說 " 神雕大俠 ",楊過。
其中,最相似也最明顯的特質是:被仇恨養大,卻從未被仇恨吞噬。
蝙蝠俠矢志于找到殺害父母的仇人,卻給自己定下了 " 不殺 " 的原則;楊過最終放下了殺父之仇,還幫郭靖鎮守襄陽,也沒有去計較郭芙的斷臂之恨,只是灑然離去。
人人都說,蝙蝠俠不過一介凡夫,卻始終直面強于自己百倍的反派,不退半步,了不起。
蝙蝠俠最為動人的一幕,是他被困于深井般的監獄之后,咬牙爬上了這個不可能翻越的 " 地獄 ",完成了逃脫;
堅忍、頑強,從撼樹的蚍蜉成長為無人撼動的大樹。
《蝙蝠俠》通過三部曲終成經典。
但是我們的楊過,怎么在于某的手上成為了笑柄?
作為漫威當年最賣座的 IP,他在被變異蜘蛛咬到之前,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書呆子,遭受校霸 " 閃電 " 的欺凌。
直至擁有了超能力,這個天資不足的 " 笑柄 ",抓住機緣扭轉了人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雄。
咦?這不是 " 俠之大者 ",郭靖嗎?
郭靖天資笨拙,還作為外邦人在蒙古長大,遭受了不少白眼。但他年幼就不屈于敵軍折辱,在戰場中,救了蒙古將軍哲別的性命,從此拜入哲別門下,改變了命運的軌跡。
蜘蛛俠年紀輕,在英雄之路上,得到過不少前輩的幫助和指點,能力和經驗上都有了不少提高。
郭靖亦然,他憨厚似拙,多得有黃蓉相助,讓他一路得到了洪七公等高人的指點,武藝水漲船高。
要成俠,終歸要獨對困難,面對內心的恐懼,和強大的敵人。
鋼鐵俠的死,讓蜘蛛俠失去了巨大的支援;而郭靖則因為是非曲直,選擇跟養育他長大的蒙古決裂。
兩個因為際遇和貴人幫助,慢慢成長起來的 " 后進生 ",最終都回到孤身一人面對強敵的局面,殊途同歸。
蜘蛛俠終于長大,而郭靖也因而成俠。
誰敢說,《射雕英雄傳》不如《蜘蛛俠》讓人動容、勵志?
光類比正派不夠?
反派也有。
你有亦正亦邪、可甜可鹽的洛基,我有正邪難分、行事瀟灑的黃藥師。
一個手握宇宙魔方橫行,壞事做了不少,但最終還是為了故鄉阿斯加德犧牲自己;
一個頭戴人皮面具獨步,令人聞風喪膽,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兒奴,拿黃蓉全無辦法。
論心機 boy,咱《笑傲江湖》的左冷禪也不輸。
挑動五岳互斗,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將五岳盟主寶座收入囊中,這般陰險狡詐,又有哪個主角不會覺得棘手?
超級英雄有的東西,武俠同樣也有。
不但絲毫不差,甚至還有獨特的中國文化根基。
那為什么——
明明菜譜和營養成分一致,咱自己熟悉的傳統佳肴,還沒有舶來的洋菜那么好 " 入口 "?
有人說了。
超級英雄是好萊塢大制作,投入的成本就不能比。
真的是高端 " 烹飪 " 手法的區別嗎?
咱來看 2008 年,漫威推出《鋼鐵俠》的時候是什么背景。
業績太差,瀕臨破產,手上大多數優質 IP 都賣給了別家套現。如最寶貴的《蜘蛛俠》《X 戰警》等,都在索尼手上。
所以后來漫威花大錢重新從索尼那買回來的《蜘蛛俠》第一部,副標題是 "Homecoming"(回家)
彼時漫威能拿出來的 IP 寥寥無幾,千挑萬選出來《鋼鐵俠》……不過是二流角色。
這可不是空話。
早期漫畫里的《鋼鐵俠》可謂神憎鬼厭。
電影里,小羅伯特 · 唐尼風流而不失風度;但在漫畫里的鋼鐵俠,卻做過勾搭黃蜂女,導致蟻人醋性大發心理失常的勾當,人品屬實一般,也非癡情種子。
要拍二流 IP 已經夠慘了,更要命的是找了個三流演員。
小羅伯特 · 唐尼雖然出身世家,但年輕時多次因為吸毒被捕,風評極差,說難聽點,就是個好萊塢劣跡藝人。
破產公司、二流 IP、三流藝人,加起來就是一個大寫的 " 撲 " 字。
可偏偏是這么一部 " 東西 ",成為了超英電影新紀元的奠基石,讓漫威起死為生,令整個電影市場重新洗牌。
要比慘,今天的武俠,能有那時的漫威慘?
他們拿著巨額投資和一流小說 IP,巨大的優勢偏偏變成了失禮。
到底差在哪?
特效、演技?或許都是問題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
這盤 " 菜 ",根本是食材沒選對,大眾才下不去嘴啊。
" 食材 " 到底是什么?
這個角色呈現出來的面貌,進一步來說,是選角。
漫威為什么堅持要用小羅伯特 · 唐尼來當《鋼鐵俠》?
因為他最大程度滿足了觀眾對這個角色的想象。
武俠、超英乃至一切大眾影視作品,很多時候,比起故事架構,人物本身的魅力更為重要。
金庸小說的故事,沒有硬傷嗎?
當年他的連載版故事,錯漏百出,以至于重新出版時需要大幅修訂,乃至于多年之后,還啟動了 " 世紀新修版 ",將余下的坑坑洼洼,悉數磨平。
但是故事的錯漏,絲毫不妨礙當時的讀者,仰慕喬峰、佩服楊過、羨慕韋小寶,對阿紫恨得咬牙切齒,又為張無忌的婆婆媽媽急得如熱鍋螞蟻。
當人物活了,故事就活了。
《鋼鐵俠》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漫威找了一個人來演鋼鐵俠——
而是在真實世界里,找到了 " 鋼鐵俠本人 ",親自為他披上鐵甲。
當小羅伯特 · 唐尼站在講臺上,說出那句 "I am Iron-man" 時,不論銀幕前還是電影里的觀眾都深信:
他就是鋼鐵俠。
想通了這個道理,咱們再回頭去看這些年超英的成功與失敗,就會得到驗證。
超英的天花板《黑暗騎士》,貝爾一出場,這個翩翩貴公子就是蝙蝠俠本人。
黃渤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提到過類似的理論:
你要讓觀眾投入,就要讓觀眾相信人物。觀眾一旦不信,開始冷眼旁觀,就會開始找問題。
昔日的武俠劇,條件跟今日絕不能比。
但那些經典角色一出場,你就會天然信服,他就是戲中人。
所以這么多年來,還有人懷念黃日華版和胡軍版的喬峰。
會去爭李藝彤、劉亦菲誰的神仙姐姐更仙。
瀟灑豁達的令狐沖,更是各有各版本的迷人:最瀟灑的許冠杰版、最貼臉的呂頌賢版……
這猥瑣如人類返祖,看見神劍姐姐就尿一地的段譽……
選角如此,劇本、特效、武術指導都是白搭。
歸根究底——
影視這門藝術,始于想象力,最終,也服務于想象力。
昔日的武俠之所以被今日的超英取代。
并非我們的故事和人物不夠好。
超英在現實里找到了一幫,更加符合大眾對 " 俠 " 想象的人。
可我們找來的所謂 " 大俠 " ——
呸。
別侮辱了現實里的英雄好漢。
還沒看爽?來瞅瞅這幾篇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