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讀城記工作室 Author 劉文杰
讀城記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 )
成都邁入 " 雙國際機場時代 " 不到一年,重慶也在摩拳擦掌,準備建設新機場。
2 月 11 日,重慶市交通工作會提到,將加快重慶新機場主體工程預可研(預備可行性研究計劃)、可研等前期工作,力爭開工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建新機場的構想逐步落地。
重慶曾在去年 11 月發布招標公告,透露新機場項目地址位于 " 璧山正興鎮和丁家街道范圍內 "。因此,外界將新機場稱為 " 重慶正興機場 "。
根據重慶發布的民航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重慶新機場計劃總投資 450 億元,將新建二條跑道,按 2035 年旅客吞吐量 4000 萬人次配套建設相關設施,計劃 " 十四五 " 期間開工建設。
從投資總額和旅客吞吐量來看,重慶新機場對標的將是最高級別的 4F 機場,可以起降各類大型飛機。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目前國內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 4F 機場至少有 20 座,其中北京、成都均有兩座 4F 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也屬于 4F 級機場。
如果新機場建成,重慶將和成都一樣,邁入 " 雙國際機場 " 城市的序列。
未來,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都在積極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格局中,擁有 4 座 4F 機場的成渝地區能否走在前列,成為國內機場群的 " 帶頭大哥 "?
老機場已擴建 5 次
提到重慶的新機場,就不得不說重慶的江北國際機場(簡稱 " 江北機場 ")。
在全國 240 余個機場中,2021 年客流量超過千萬級的機場不到 30 個。而在千萬級機場中,江北機場又是較為忙碌的機場之一。
據航空技術提供商飛常準測算,2021 年江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 3576 萬人次,排在全國第四,僅次于廣州白云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
江北機場在 1990 年 1 月建成投入使用。初期,江北機場的設計標準僅為年旅客吞吐量 100 萬人次。
30 余年間,江北機場先后進行 5 次擴建,旅客吞吐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2006 年,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 800 萬人次,步入全國 10 大機場行列;2007 年突破 1000 萬人次,2012 年突破 2000 萬人次,2015 年突破 3000 萬人次,2018 年突破 4000 萬人次。
到 2019 年,江北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 4479 萬人次,達到近年峰值。
2020 年 11 月,江北機場五期擴建工程開工,這也是該機場最后一次大規模擴建。
這次擴建完成后,江北機場將形成 4 條跑道、4 座航站樓布局,滿足年旅客吞吐量 8000 萬人次。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從江北機場目前的位置和空域限制來看,未來擴容的能力有限。
" 近幾年,重慶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需要更強的航空運輸能力來支撐。" 綦琦認為,成渝一體化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重慶新機場建設的必要性之一。
對此,重慶民航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提到,機場綜合保障能力不足,江北機場設施容量趨于飽和,地區空域資源緊張。
根據上述規劃," 十四五 " 期間,重慶將規劃新增重慶新機場——初期將以國內客運為主,重點保障全貨機貨運。
規劃還提到," 江北國際機場、重慶新機場與雙流機場和天府機場共同打造雙核驅動、內陸引領的國際航空門戶樞紐體系 "。
站上世界級機場群 C 位?
重慶新機場進入了更高層面的規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改擴建,規劃研究重慶新機場建設,提升重慶國際樞紐功能。
然而,在 2021 年 12 月中國民用航空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 十四五 " 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中,重慶新機場并未出現在國家 " 十四五 " 時期運輸機場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
但上述規劃在 " 支撐西部大開發形成大開放新格局 " 部分提到,推進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協同發展,規劃研究建設重慶新機場。
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重慶新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已在推進,按照民航規劃,預計會在在 " 十五五 " 期間建成投用。
" 重慶新機場建成之后,成渝地區擁有四個機場,意味著成渝城市群的民航保障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別是國際化發展的支撐力相比較強 ",林智杰說道。
對于成渝地區來說,打造世界級機場群,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撐。
" 十三五 " 以來,成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8% 以上、占全國比重持續提升,2020 年底常住人口接近 9800 萬人、相當于西部地區其他城市群人口總和。
成渝地區還擁有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飛機制造業。從設計、研發、制造,到維修,均有頭部企業落戶。
而在機場群方面,成渝地區也初具規模。
其中,四川區域除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還在綿陽、自貢、瀘州等地布局了 10 多個機場;重慶已形成以江北國際機場為主體,以萬州、黔江、巫山、武隆機場為支撐的 " 一大四小 " 機場格局。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其他的三個世界級城市群相比,有自己的特色。" 林智杰認為,像京津冀,長三角都是一個絕對核心,粵港澳是多個核心,而成渝是一個典型的雙核城市圈,成都和重慶兩個核心。
林智杰認為,成都和重慶都是 " 一市兩場 "(備注:指一個城市擁有兩座大型機場)的民航布局,從城市群的角度來看,成渝的民航布局在國內四大城市群里是唯一的,但成渝地區兩個城市四個機場,而且四個都是大型機場,要做到合理分工協作,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去年 5 月,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重慶參加座談會時,針對 " 打造什么樣的成渝地區世界級機場群 " 問題時強調,成渝要與其他三大機場群(備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相互支撐的協調發展格局。
要站上世界級機場群 C 位,成渝地區無疑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撰文丨劉文杰
編輯丨陳澤秀
版式丨莊靜怡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