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有意思報告 ,作者李海濤
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年過完了,你還想吃雞嗎?
不是游戲里的吃雞,是實實在在擺在餐桌上的雞。
一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第一年做廣東媳婦,從過年到初五,連著吃了 5 頓雞。她已經要受不了了,要命的是,家里還養著二十多只雞等著她坐月子時吃。
然而,評論里卻有廣東人表示:不必驚慌,廣東人大小事都要吃雞,可以從初一吃到十五,有人甚至一日三餐都吃雞,連早飯也沒有放過。
" 過年吃雞像是趕 KPI 一樣 ",不只是廣東人對吃雞如此熱情,在中國," 無雞不成宴 ",一桌沒有雞的宴席,是不完整的。這種對雞的熱情,也造就了中國餐飲的半壁江山,都在吃雞。
一只雞,撐起中國餐飲的半壁江山
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在中國,雞到底有多少種吃法。
如果要論哪種吃法是最好吃的,各省人民吵個幾天幾夜可能也沒什么結果。
東三省的小雞燉蘑菇聲名在外,是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的東北美食。西北新疆大盤雞豪爽之余,加上面條就是面食星人心中的頂流。
廣東白切雞、豬肚雞、蔥油雞、豉油雞讓廣東人有足夠的底氣在爭論吃雞第一名時挺直腰桿。
川渝地區的辣子雞、缽缽雞、口水雞是吃辣人的狂歡。
江西三杯雞已然成了各大美食教學平臺上的網紅。
海南文昌雞、椰子雞包含著濃濃的熱帶風情。
隨著鐵路發展而名聲大噪的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遼寧熏雞,是無數游子們的旅途記憶。
出現在《射雕英雄傳》里而現實中也能吃到的叫花雞,傳說能香飄幾里。
還有太多太多,實在是寫不完了。
人們喜歡吃雞,餐飲品牌自然要開發雞肉美食。
中國餐飲品牌門店前 20 名里,有四分之一都在做雞肉。
叫了個炸雞和叫了只炸雞,門店都接近 5000 家。
憑借一只肥西老母雞,老鄉雞成功坐上了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交椅,鄉村基也不遑多讓,開始爭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名號。
西式快餐肯德基麥當勞全年營收,可以占到中國餐飲百強榜的四分之一,華萊士、漢堡王、德克士等等,為那些嫌肯麥太貴的人提供了選項。
遍布全國各地的黃燜雞,是無數打工人的午餐備選,隱藏在各個餐廳里的大盤雞、豬肚雞、椒麻雞都可能出現在每一次聚餐的菜單里。
還有無數鳳爪、雞翅、雞腿零食品牌,躺在各個便利店和超市的貨架上。
無論你是去親戚家做客,是和朋友聚餐,還是在辦公室下午放松,大概都逃不過一只雞。
雞究竟有什么魔力?
一只雞,為什么會有如此魔力?
這首先是因為其 "物美價廉"。
雞肉是一高三低的代表,即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膽固醇。100g 雞肉含有 19.3g 蛋白質,高于豬肉,而脂肪只有 9.4g,又低于豬肉。
健身人群們曬出的午晚餐,總少不了雞胸肉的影子,過去一年,線上銷售數據里,雞胸肉占了雞肉銷量一半。在人人都強調健康的今天,雞肉幾乎是健康的代名詞。
根據國際畜禽網的數據顯示,80 后、90 后的雞肉消費量高于其他年齡段,對左手奶茶、右手減肥餐的年輕人來說,雞肉是絕佳選擇。
雞肉的平均售價,是豬肉的二分之一,是牛羊肉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當一種食物健康又便宜時,很少有人可以拒絕,再加上細膩多絲的口感,雞肉就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一年下來,我們可以吃掉超過70 億只雞,雞肉成為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雞肉光有大家的喜歡可不夠,想要把一個品類做好,要有成熟完整的供應鏈作為后盾。在中國餐飲供應鏈里,雞肉供應鏈是最為成熟的,這其中,西式快餐起到了很大作用。
1987 年,肯德基進入中國,開始在全國統一采購雞肉,引進全球標準的供應商審核和績效跟蹤系統,在這個過程中,肯德基還扶植了如今雞肉頂級供應商福建圣農。
雞肉供應鏈日益成熟,其他以雞肉為主的餐飲品牌也因此受益。
從食品安全標準,到養殖、加工、運輸、倉儲、門店,再到配套供應服務商,雞肉有著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鏈條。
一大批雞肉大牌供應商,如圣農、嘉基、荷美爾、泰森等,為餐飲品牌們提供著可靠的原料輸入。這是以雞肉為主的餐飲品牌們在市場上開疆拓土的關鍵。
吃雞火熱,但要吃出品質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雞肉消費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近兩年,我們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吃掉 12kg 的雞,這與巴西、美國 40-50kg 人均雞肉消耗量有較大差距。隨著健康生活觀念的流行,雞肉會在未來生活里占據越來越高的比重。
吃雞火熱,但擺在餐飲品牌們眼前的問題,也很現實。
正新雞排雖然門店遍布全國各地,但還沒能實現真正的出圈,更沒有擺脫低端的標簽。炸雞排讓人快樂,不夠健康也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而這是所有炸雞品牌要解決的問題。
另一個戴在頭頂的緊箍咒,是創新。
這兩年,即便是肯德基,也瘋狂推出胡辣湯、炸醬面、小籠包等中式小吃,為的是通過這種創新的概念來吸引更多年輕人。
盡管老鄉雞雖然在疫情這兩年里,實現了逆增長,但在競爭激烈的吃雞賽道里,他們也不敢怠慢,在深圳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酒館。
而像是大盤雞、白切雞這種國民度較高的菜品,也還處于有品類無品牌的狀態。
餐飲被認為是門檻較低的行業,消費者們幾乎沒有忠誠度可言,年輕人更是如此。
以雞為主的餐飲品牌們,想要在未來脫穎而出,或許要抓住品質化和精細化這兩個方向。
主打胡椒豬肚雞的撈王火鍋憑借健康養生的理念,已經開始沖擊上市。
宣稱招牌產品原料來自 180 天山林走地雞以及非遺手工豉油的金戈戈豉油雞,已經拿到上億元融資。
一年前,王小鹵登上天貓雞肉類零食類目銷售榜榜首,憑借虎皮鳳爪這一單品,王小鹵成為新晉零食網紅。
激烈的競爭,最后造福的是每一個喜歡吃雞的人。
對雞肉愛好者而言,這或許是最好的吃雞時代。
肯德基是怎么管理供應鏈的 | 供應鏈那些事
2021 肉雞行業研究:供需、貿易和主要企業分析 | 中泰證券
韓瀅 李信,餐飲上市潮來了," 老鄉雞們 " 能否避開海底撈的困境?| 連線 Insight
作者:李海濤
頭圖設計:李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