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 2 月 6 日披露,金茂物業服務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金茂物業 ")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金公司和匯豐控股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金茂物業在管總建筑面積為 2320 萬平方米,包含 96 個住宅項目及 41 個非住宅項目;合約建筑面積達 4570 萬平方米,涵蓋中國 22 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 47 座城市,其中 67.8% 位于一二線城市。
金茂物業方面表示,該公司于 2020 年開始已分配更多資源,以加快與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業務發展。
近年來,金茂物業規模增長較快。2018 年 -2020 年以及 2021 年前 9 個月,金茂物業的收入分別為 5.75 億元、7.88 億元、9.44 億元以及 10.49 億元;年度利潤分別為 0.17 億元、0.23 億元、0.77 億元以及 1.09 億元。
毛利率方面,2019 年、2020 年及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金茂物業毛利率分別為 19.2%、24.9% 及 29.6%,呈逐年上升態勢。
自 2020 年開啟物業上市元年之后,物業就被視為房地產行業的香餑餑,成為房企們集中發力的新支點。但在去年之后,房地產企業相繼發生暴雷,被行業寄予厚望的物業服務,進入了上市冷靜期。
根據數據顯示,到去年 11 月份時,全國新增上市物企僅 13 家,上市平均用時已延長至 190 天,相較于 2020 年拉長 51.2 天。
不僅如此,在經歷了扎堆上市之后,物業服務現在正面臨著集中放緩上市的節奏。
據了解,在去年,至少有 5 家企業招股書處于失效狀態,而且,從現在物企 IPO 的進程來看,未來可能還有更多企業將加入失效行列。統計數據顯示,招股書還在有效期內的房企仍有 20 多家,一旦在時間截止期內還沒有進行 IPO" 闖關 ",那么,這些房企將集中進入上市暫停。
兩極反轉的背后,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
首先,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通道,不少物企股價遭遇重挫,嚴重影響物業服務的上市價值。例如去年 10 月,受物企收并購影響,彩生活、第一服務控股等先后停牌,引發物業股的大幅震蕩。
其次,在經歷了物業服務扎堆上市之后,市場上的物業股已經不再稀缺,資本對于物企的有新的價值審視,不再像以前那樣躍躍欲試。
再次,物業服務與其他行業一樣,有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其價值性還仍有待拓展,導致資本對市場持觀望態度。
而如今,金茂物業打響虎年上市第一槍,或將重新給予物業行業的上市帶來新的信心。
出品 / ZAKER 房產
編輯 / 臨川